要点解读 | 深圳“十四五”规划建议出炉,信息量极大!
 发布时间:2020-12-31   浏览次数:46088

昨日,《中共深圳市委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稿”)正式出炉,建议稿在结构上3大板块,共15个部分、73条约2.7万字,详细阐述了深圳今后5年、10年乃至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信息量极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5年,是深圳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5年。12月22日召开的深圳市委全会,对“十四五”作出了系统谋划。

 

昨日正式出炉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是深圳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纲领性文件。小政读完感受到四个字:准、高、新、全

 

,就是对于当下的国内外形势分析判断准,对深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战略考量准,把深圳发展放在全国大局、世界格局中,找准深圳的比较优势和功能定位;

 

,就是目标设定高。深圳给自己设定的“三个五年”阶段目标,对标国家“十四五”和2035目标,标准更高、要求更高、任务更重,勇当第一艘“冲锋舟”已拿出具体“时间表”。不仅如此,建议稿中“率先”“第一”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以看出深圳将“先行示范”的要求贯穿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规划中,这是一种自我加压的勇气,同时也是基于自身水平和能力的一种自信。

 

,就是建议稿中新概念新提法不断,各种突破创新层出不穷,经过40多年改革创新,如今又身负综合改革试点新使命的深圳,攻坚破冰的锐气不减,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最强,瞄准世界先进制定方略,不断研究前沿领域新命题,深圳要拿出“尖兵”应有的姿态去破题去突进。

 

,就是可以看出深圳对十四五和未来一个时期谋划是全方位全领域的,这也与中央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要求高度一致,就是要从单项冠军迈向全能冠军、全面领先,要在各方面发挥示范、引领和标杆作用,因为深圳未来5年、10年、15年甚至30年发展图景,无论是“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创新创业创意之都”还是“全球标杆城市”,这些绝不是仅仅是靠一个强大的经济就能支撑起来的。

 

围绕以上,小编梳理出建议稿中重要看点:


 

1.预计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8万亿元,居亚洲城市前五

 

深圳设定“十三五”发展目标时,提出到2020年GDP达到2.6万亿,这个数据在2019年已经提前实现,按照2020年预计的数据,“十三五”可超额完成2000多亿。根据此前各城市陆续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和官方宣布的数据,一线城市中上海GDP预计超过3.9万亿,广州预计超过2.4万亿,北京尚未披露,但2019年是3.7万亿,深圳的数据估计将排在国内第三位。

 

放眼亚洲,深圳将居亚洲城市前五,排在深圳前面的,分别是东京、上海、北京、首尔。数据显示,首尔2019年的GDP约4600亿美元,按照当年汇率折算,折合人民币大约是3万亿,深圳与首尔之间的距离也不是非常遥远。

 

除了GDP数据,2020年深圳进出口总额预计突破3万亿元,其中出口额将实现内地城市“28连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居全国城市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商事主体数量、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在GDP等指标再上一个台阶的同时,深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处在全国大中城市最低水平,这一个上升一个下降,显示发展的路径和质量。

 

2.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93%,达到全球领先水平,2025年达到5%左右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也有一个重要数据支撑——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93%,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过去5年,深圳构建形成“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十二五”期末的3倍、居全国城市第二。

 

根据建议稿中提出的“十四五”时期目标,深圳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将达到世界一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将达5%左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可以看出,面临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亟待增强,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重大装备受制于人等“卡脖子”问题,深圳还是要充分运用科技创新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锻造长板、补齐短板,积极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深圳路径”,持续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3.确定“三个五年”目标,描画本世纪中叶图景,2025年GDP过4万亿

 

深圳的建议稿中提出了“三个五年”的阶段目标,还描画了到本世纪中叶的未来图景,形成了从“十四五”到2035“三个五年”一体安排、滚动推进的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而目前大多数省市出炉的建议稿中,一般只提出了十四五和2035年的目标。

 

到二〇二五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到二〇三〇年,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和居民人均收入大幅跃升,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全面建成,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能级跃居世界城市前列;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和资源配置功能显著增强,国际交流更加广泛,成为全球重要的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跻身全球先进城市行列;建成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以先行示范标准完成国家碳排放达峰行动任务,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

 

到二〇三五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二〇二〇年基础上翻一番;成为法治城市示范,建成一流法治政府、模范法治社会,营商环境位居全球前列,城市治理体系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成为城市文明典范,开放多元、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特征更加鲜明,城市品位、人文魅力充分彰显,时尚创意引领全球;成为民生幸福标杆,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市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成为可持续发展先锋,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到本世纪中叶,那时的深圳将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另一番景象,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成为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最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最能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潮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其中,几个阶段的经济总量表述颇为引人关注。建议稿提出,“十四五”时期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新经济发展国际领先,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更高台阶,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而到2035年,则要实现“两个翻番”。据了解,设定这样的目标,需要综合考虑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红利、科技创新红利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提升、人口增速等各方面因素后提出,对于经济规模体量本已不小的深圳而言还是需要“跳一跳”才能够着的目标,体现了深圳的担当作为和先行示范作用。

 

4.综合改革试点牵引战略战役型改革

 

“十四五”时期正是深圳完成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任务的5年。建议稿对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专章部署,可以看出未来5年深圳的改革重点领域包括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科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完善民生服务供给体制、完善生态环境和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等

 

5.加快数字化整体转型

 

建议稿将“建设数字深圳”作为深圳“十四五”重大战略、重要抓手,将其单独成章,旗帜鲜明提出“打造全球数字先锋城市”的战略目标,率先推进城市数字化整体转型。

 

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特征,将对未来国家和城市竞争产生重大影响。深圳作为全国信息产业重镇,拥有先进技术支撑和高端数字要素资源,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经济业态集聚发展、势头良好。且国际金融中心排名全球第九位,金融科技排名全球前五,在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智慧城市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据了解,2019年深圳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已经达到2.78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智慧城市考核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一。深圳完全有条件有责任在全国数字产业、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中抢滩布局、率先探索、先行一步。

 

6.部署深圳都市圈建设,规划建设三个“1000公里”,创新城际住房合作机制

 

深圳都市圈概念今年开始浮出水面,在广东和深圳的规划文件中均有提及,建议稿此次作出具体部署,提出实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以深莞惠大都市区为主中心,以深汕特别合作区、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为副中心,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协同东莞、惠州强化临深片区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优化布局,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交通互联互通是加强城市间联系的基础,建议稿提出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规划建设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轻轨和城际铁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促进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对接融合,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此外,还提出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民生服务共建共享,创新城际住房合作机制,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政策衔接。

 

7.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2019年广深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广东这两大双子城全方位推动各领域对接合作,不断深化合作,联动发展效应、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在广深“双城联动、比翼双飞”方面,建议稿提出协同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合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功能。研究共建世界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在科技创新、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广州、深圳都市圈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深化在教育、医疗、文化、旅游、人才、就业、生态等领域的合作发展。

 

小编注意到,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广州日前发布的“十四五”建议稿中,对广深合作也着墨颇多。比如提出广深共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枢纽,深化与深圳西部及佛山、珠海、中山联动发展,推动广深接合片区同城化等。

 

2020年广深交通合作项目海陆并进好消息不断,南沙客运港往返深圳机场码头“水上巴士”首次通航,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将与深中通道无缝对接,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铁路在广州南沙开工。在10月的广深“双城联动”论坛召开前,广州地铁的招标文件首度透露,设计时速160公里的广州地铁22号线,将延伸至深圳。

 

2020年1月的南沙政府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和前海共建“广深产业合作园”。广深双城论坛过后,南沙区委全会提出,要深化与深圳前海全方位合作,推动广深联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广深“双城联动”发展先导区,率先实现广深接合片区同城化。

 

8.未来产业引领计划和未来产业试验区

 

建议稿提出实施“未来产业引领”计划,前瞻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空、氢燃料电池、增材制造、微纳米材料等前沿技术创新领域,并提出建设未来产业试验区。

 

深圳较早就前瞻谋划未来产业,最早布局的生命健康、海洋经济、航空航天、智能装备、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已逐步成为深圳新兴产业中的主力军,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深圳再超前研究布局新的未来产业。

 

深圳此前赋予坪山区的三大全新定位中就包括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

 

9.全球金融创新中心

 

建议稿提出,建设全球金融创新中心。其中围绕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等;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包括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前海深港国际金融城和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推动金融双向开放,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债券平台、保险服务中心等;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等。

 

据了解,目前深圳金融业的税收占整个全市税收的1/4,支柱性的地位更加稳固。特别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深圳金融业乘势而上,前三季度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5.8%,成为经济的压舱石。在最近一期的全球金融中心的排行榜中,深圳名列全球第九位。

 

尽管深圳金融业在国内第三的地位非常稳固,但与北京、上海相比,深圳金融业在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总部机构、金融资源聚集等方面仍有差距。在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7条改革措施中,对金融方面浓墨重彩,第一批40项授权清单中,金融业占了10项,金融创新,成为深圳金融业发展的新机遇新使命。

 

10.各区定位和任务

 

在全面优化城市开发格局方面,建议稿提出继续深入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发展战略,完善“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空间结构,构建“一核多心网络化”的城市空间体系。各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十四五的定位和任务——

 

做大做优做强都市核区。聚焦金融、科创、时尚等核心功能,建设福田中央活力商务区,打造具有创新资源集聚辐射枢纽功能的南山中央智力区,建设罗湖旧城改造可续发展示范区,打造龙华新兴产业高地和时尚产业新城

 

提升东部发展能级,打造产城融合的龙岗-坪山城市东部中心,加快建设龙岗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坪山未来产业试验区,打造盐田国际航运枢纽和离岸贸易中心、大鹏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优化西部向湾格局,高标准建设宝安中心区和海洋新城

 

拓展北部发展腹地,建设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和深圳城市北部中心

 

高水平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优化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深汕第二高速、深汕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深圳产业体系拓展、城市功能延伸的新兴城区和现代化国际性滨海智慧新城。

 

11.“内湾半小时、湾区一小时”交通网络

 

在全力推进对外战略通道建设方面,建议稿提出加快深中通道建设,谋划推动深珠(伶仃洋通道)建设,构建赣深、贵广-南广、沿海等铁路走廊,完善“南北终到、东西贯通、互联互通”高铁通道布局

 

建设高密度网络化的轨道交通枢纽体系,推进轨道快线、普线、中小运量轨道交通融合,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周边城市延伸,形成“内湾半小时、湾区一小时”交通网络体系

 

提高城市交通综合服务水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改善慢行片区步行设施、自行车网络和风雨连廊系统,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发展,加密大湾区城市水上线路,构建方便快捷的水上客运网。

 

12.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与经济总量翻番相比,老百姓关心的还有其实的收入增长。小政注意到,建议稿中“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出,民生福祉要达到新水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这与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的提法一致。但因深圳经济增速更高,居民收入如要保持基本同步也需要实现较大增幅。

 

建议稿中还提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创造更多高收入就业岗位。

 

建议稿中涉及民生福祉的篇幅很多,在15个大部分内容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这一章下的条数最多,分别涉及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人口战略和社会治理格局等方面。

 

13.碳排放达峰

 

“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将持续部署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广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中明确提出,广东将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碳排放率先达峰。

 

在深圳的建议稿中,以碳排放达峰为核心对十四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安排,提出率先建成绿色低碳、美丽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

 

14.凸显法治建设重要性

 

建议稿将法治建设单独成章,凸显法治建设在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位置。

 

深圳经济特区因法而立、因法而强,法治已经成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验,也是根本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意见》明确赋予深圳“法治城市示范”的战略定位。

 

新五年深圳将法治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就是要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打造最安全稳定、最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最好的标杆城市,用法治这个最大公约数,为深圳新时期完成各项新使命新任务、建设先行示范区保驾护航。

 

 

 


 




相关新闻
  • 搜狐旅游网--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隆重召开
  • 2017-08-23
  • “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国走向世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中国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领涨中国科技金融版块,当前,如何大手笔绘就“粤港澳大湾区”盛世蓝图? 如何前瞻性地实施“双创”构想助推中国经济   8月9日,“2017创响中国 深圳站”《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和2017深圳湾双创成果展,在深圳湾创业广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和双创成果展系列活动由深圳湾论坛发起并联合深圳湾科技、深港产学研基地承办,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教授、北京大学何进博士受邀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