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讯 | 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等地区典型做法:推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1-12-13   浏览次数:43525

典型做法之1:南京都市圈同城化蔚然成势

 

南京都市圈是我国最早启动建设的跨省都市圈。2021年4月,江苏、安徽两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明确都市圈主要范围包括南京市,镇江市市区、句容市,扬州市市区、仪征市,淮安市盱眙县,芜湖市市区,马鞍山市市区、和县、当涂县,滁州市市区、来安县、天长市,宣城市市区,面积2.7万平方公里。都市圈有关市县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部署精神,强化规划编制实施,创新完善协作机制,推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沿着同城化发展的轨道稳步前行。

 

(一)聚焦规划引领重实施。江苏、安徽两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规划,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展多种形式宣传解读,最大程度汇聚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围绕推动规划落实落地,专门建立规划省际协调机制,两省发展改革委部门、都市圈秘书处、17个专委会分别制定2021年度工作要点,推动规划目标任务年度化、清单化、项目化。都市圈三级协调运作机制持续完善,南京市积极牵头筹建都市圈建设办公室,为规划实施提供机制保障。

 

(二)聚焦重点领域求突破。一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先行。南京至淮安城际铁路加快建设,南京至句容城际铁路2021年年底通车,宁扬、宁马、宁滁等市域(郊)铁路有望年内开工,日益畅达的交通网有力支撑了1小时通勤圈形成。二是产业和科技创新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城市间转移专利近千件,南京市多所高等院校在周边设立研究院或实训基地,3000余家南京市企业在都市圈其他城市投资兴业。三是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提高。南京外国语学校、琅琊路小学在淮安市和滁州市设立分校,都市圈统一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及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建成运营,非南京市居民预约挂号超过100万人次,中心城市优质教育医疗服务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都市圈内居民。

 

(三)聚焦毗邻区域做示范。以点带面推动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先行突破,南京江宁—马鞍山博望、南京顶山—滁州汊河、南京浦口—滁州南谯3个跨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均合作成立专门领导机构,共同编制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同城化发展机制。南京市江北新区与滁州市来安县合作打造汊河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集聚相关配套企业超过100家。南京市浦口区与滁州市南谯区在南谯经开区共建合作园区,首个产业合作项目即将竣工投产。南京市江宁区与马鞍山市博望区共建“两省一街警务室”,探索跨界社会治理新模式。

 

 

典型做法之2:福州都市圈同城化步伐加快

 

建设福州都市圈是福建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山海协作要求的重大举措。2021年7月印发实施的《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福州都市圈主要范围包括福州市、莆田市全域,宁德市、南平市部分地区及平潭综合实验区,陆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规划印发后,福州市印发实施《福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细化任务举措,为福州都市圈建设摁下了“加速键”。

 

(一)共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肥—福州、横峰—福州、温州—福州、衢州—宁德等多条经福州出省铁路通道陆续建成。加快推动高铁进机场,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中心,3条城际铁路、2条高速公路“五线齐发”。莆炎高速、长平高速、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成通车,都市圈干线公路网络成为激活各类要素自由高效流动的“动脉血管”,带动效应日益显现。福州至平潭半小时生活圈和经济圈日臻成熟。

 

(二)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流大学城,高标准建设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加快打造科创走廊,构建福建省创新策源地和高端人才“蓄水池”。加强都市圈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冶金新材料、纺织化纤、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工电器等产业集群发展。依托闽侯青口汽车工业园区、莆田涵江高新区、宁德蕉城三屿工业区、南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组织东南汽车、奔驰、云度、上汽集团(宁德)、福耀玻璃、万润新能源、宁德时代电机等龙头企业抱团发展,合力打造千亿级乘用车产业集群。推动永辉集团、春伦集团等在各地建设农业基地,带动农户增产增收,如春伦集团建设4.2万亩茶园,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解决3万多户农户的就业问题,带动每户年增收3万多元。

 

(三)共建同城优质生活圈。推进疫情防控协同协作,及时通报疫情信息,协同追踪密切接触者,福州派出六批次近300名医疗卫生人员支援莆田、厦门,完成核酸采样55万余例、检验逾370万例。海丝国际旅游中心建成开业,发挥智慧旅游集散中心功能,结合古厝游、暑期游等活动,开通数十条直通车线路。搭建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网上招聘、“榕博汇”高校毕业生对接会等人才服务平台,提供优质岗位,共享人才资源。举办“2021年高校毕业生线上专场招聘会”和“好年华、聚福州”人才线上双选会,提供3.2万多个就业岗位。推动各地学校签署“姊妹合作”等帮扶共建协议。组织优秀骨干教师开设云课堂,通过电视、手机等终端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四)共营绿色美丽生态环境。协同开展重点流域上下游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联防联控,完善流域污染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合力推进闽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优化考核指标,加强实施监管。健全空气质量联合监测、数据共享和联合会商机制,完善环湄洲湾区域大气污染联控、环罗源湾—三都澳联防联控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典型做法之3:成都都市圈同城化开局起势

 

成都都市圈由成都市为中心、联系紧密的周边城镇共同组成。2021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规划明确都市圈主要范围包括成都市,德阳市市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眉山市市区、仁寿县、青神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面积2.64万平方公里。四川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促进成都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带动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同城化发展,都市圈建设开局良好。

 

(一)完善同城化推进机制。“1+1+N”规划政策体系加快构建,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完成《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公共服务、产业协同、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实施方案和毗邻地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印发实施。成立以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任组长,一位副省长和成都市市长、德眉资三市市委书记任副组长的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从四市抽调干部集中办公,德眉资三市分别设立同城化发展工作(协同)局,实现实体化运作、常态化运行。

 

(二)构建1小时快捷通勤圈。“两环三射”轨道交通体系加快建设,市域铁路成资S3线开工,成都市外环铁路通过预可研审查,天府大道北延线、成都东西城市轴线、金简仁等城际干道加快建设,区域通达水平显著提升。成都至德眉资动车用时缩短至23分钟,都市圈日开行动车104对、日均客流量2.4万人次,稳定开行10条跨市公交、日均客流量2.2万人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运,在国内率先实现“两场一体”零换乘。

 

(三)打造产业协同生态圈。成立电子信息、先进材料、医药健康等产业生态圈联盟,成德高端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印发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方案,实施建设项目408个,2021年上半年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建设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健全“总部在成都、基地在其他市州”的深度合作机制和利益共享机制。成都市512户企业为德阳东汽、东电、国机重装提供产业配套,眉山阿格瑞、资阳百威啤酒等167户企业与成都京东方等企业建立产业协作关系。

 

(四)畅通区域内要素流动。联合发布《共同打造成都都市圈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宣言》,制定专项行动方案,1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城无差别受理。统筹推进跨市域耕地占补平衡,加快建设成德眉资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示范区,打造成德眉资大数据平台。成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首次完成德阳地块竞拍。

 

(五)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联合发布《成德眉资同城便捷生活十大行动》,实现婚姻登记跨市通办、养老机构等级互认、图书通借通还。川大眉山校区、川音资阳校区、成都师范学院德阳校区等签约落地,成德眉资学校结对共建,优质教育资源服务范围不断扩大。25家三甲医院实现74项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23家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码)互认互用。率先实现职工医保参保关系异地转移“一站式”通办,开通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定点医药机构约2万家。发布成德眉资住房公积金同城化贷款异地使用政策,率先探索破解住房公积金跨城市融通的制度障碍。

 

(六)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一心一屏三网三环多片”生态空间格局加快构筑,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大美城市形态加快重塑。毗河供水一期工程通水,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环线建成60公里,龙门山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修复2.5万亩,空气质量联合预测预报系统建成投用,都市圈空气优良天数率提高到82%。

 

 

典型做法之4:杭州都市圈同城化携手共富

 

近年来,杭州市带动周边城镇探索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杭湖嘉绍四市携手推进高质量同城化发展,同城化效应日益显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共同参与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新成效。

 

(一)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共同建立杭州都市圈合作发展协调会,杭州市与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签订“1+4”系列合作协议,构建市长联席会议决策、秘书长工作会议协商、协调会办公室议事、专业委员会项目合作执行四级合作协调机制框架,形成杭州市引领、城市高层紧密互动、部门常态化联动落实、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全域全方位协同推进格局。2007年以来,已成功召开11次都市圈市长联席会议。

 

(二)交通联接更加便捷。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商合杭高铁全线通车,湖杭铁路全面开工。沪乍杭铁路、嘉湖城际、水乡旅游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杭绍、杭海市域(郊)铁路建成通车,与杭州市地铁一票换乘、无缝衔接,以“市域轨道+城市轨道”为重点的1小时通勤圈加快形成。杭州都市圈中环建设全面启动,杭州市绕城高速西复线建成通车,都市圈环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三)科创产业协同不断深化。打造数字都市圈,共建都市圈城市大脑集群,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积极在都市圈投资布局、赋能各地数字化建设,四市全部设立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杭州、德清入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0年四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00余亿元。共建产业合作载体,桐乡市融杭经济区挂牌成立,诸暨市临杭产业园、江干·安吉合作产业园、滨江“诸暨岛”等产业平台日益健全。加强创新协同,之江实验室首个杭州市外科研基地——AI莫干山基地在德清县开工。浙江大学分别与嘉兴市、绍兴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浙大秀洲创新研究院等跨区域创新平台。都市圈城市在杭州市浙江人才大厦设立“人才创新飞地”,符合条件的人才可同等享受杭州市人才政策。

 

(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持续推进。编制完成新一轮《杭州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规划》,全面深化千岛湖、新安江上游流域和浦阳江流域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完善杭州市与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跨界水质断面检测机制,杭州市余杭区、湖州市德清县签订杭湖运河(苕溪)“流域共治”框架协议,18个跨行政区河流交接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提高到100%。完善浦阳江流域(绍兴诸暨—杭州萧山)水环境补偿机制实施方案,合力推进浦阳江流域治理和景观提升。建立杭州都市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印发秋冬季大气污染攻坚行动方案,协同做好进出口博览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活动期间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五)文旅融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标准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通过资源整合串联都市圈6大世界遗产、10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3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优势文旅资源,共推“名城名湖名江名山名镇名村”黄金旅游线。共同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实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建立运河沿岸共同保护机制。联合开展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打造“江南绝色·吴越经典”的文旅市场品牌,赴国内22个大城市、国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联合促销,都市圈文旅品牌的国际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

 

(六)民生福祉共享不断提速。杭州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都市圈加快覆盖,跨区域公共服务一体化进入“快车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德清院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莫干山院区、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德清医院相继落户德清县,浙大二院绍兴柯桥院区开工建设。杭州都市圈全域实现异地就医门诊、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异地就医备案“就近办”“一证通办”“零跑办”,杭州市民到都市圈内其他城市就医免备案。浙大国际学院、浙工大莫干山校区在海宁市和德清县建成招生,杭州市名校与都市圈内20余所学校达成结对意向。联合举办都市圈市民体验日等活动。

 

(七)毗邻区域同城化率先突破。把毗邻区域作为都市圈同城化的突破口,编制实施杭绍、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积极谋划杭湖一体化合作。在毗邻区域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制度创新经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杭州市与绍兴市共建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制定规划和杭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共建萧山—诸暨绿色发展先导区,新开辟姑娘桥—安昌专线等一批跨区域公交联运线路。杭州市余杭区、钱塘区与海宁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跨区域政务服务“杭海通办”品牌,海宁市民可在当地办理543项杭州市政务服务事项,钱塘区和余杭区的市民可在当地办理海宁市653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政务服务“只进一扇门,可办三地事”。

 

 

典型做法之5:武汉都市圈同城化联手筑梦

 

近年来,武汉市发挥带动作用、与周边城市共同发展,加快培育现代化都市圈,以同城化为方向,推进机制同建、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推进机制同建。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同城化发展实施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构建同城化发展“四梁八柱”。二是健全体制机制,筹建同城化发展办公室,采取集中办公、实体运行方式推进工作,建立“统分结合、轮值协商、两级运作、上下联动”协调机制,凝聚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能。三是密切交流合作,举办同城化发展联席会第一次会议,成立科技、规划建设、产业(招商)、生态环境、公共服务5个专题工作组,建立常态化工作交流机制。

 

(二)推进交通同网。一是突出交通先行,以武汉市获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契机,推动都市圈大通道、武汉市至周边城市多条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着力打造1小时通勤圈。二是推动融合发展,共建现代智能电网系统,实施陕武直流、荆武交流等工程,提升区域电网互济互保能力,统筹推进城市供水、燃气、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改造升级。三是加强协同运营,探索武汉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延伸,11号线葛店段开通运营,推行一卡通行、优惠共享。

 

(三)推进科技同兴。一是引领示范当表率,出台《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工作方案》,发布首批武汉市科技重大专项“卡脖子”技术攻关项目榜,面向全社会“揭榜挂帅”,提供1亿余元科技研发基金。二是合作共建同发展,依托武汉市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武鄂黄黄咸创新转化轴、产业协作轴、设施联通轴,推进跨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是搭建平台强服务,组织武汉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赴都市圈其他城市,开展项目对接、技术指导和成果转化活动,签署科技合作协议300余项。

 

(四)推进产业同链。一是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串联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咸宁市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智能产业、大健康3条创新产业带。二是建设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基础,加强与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等协作互动,打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现代化工新材料、特色消费品等产业集群。三是建设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为基础,与孝感市、鄂州市、黄石市、黄冈市联合打造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重点发展空港物流、临空制造、跨境电商等产业。

 

(五)推进民生同保。一是推进医疗共享,城镇职工医保异地门诊即时结算开通,支持都市圈内医院开展医疗协作、人才培养和技术设备共享,推动武汉市药品带量采购成果共享,15种药品25个品规议价成功、平均降幅40%、最高降幅63%。二是推进就业共赢,持续开展“情系汉企招聘直通车”等活动,2021年组织100多家武汉市企业赴都市圈内其他城市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万多个。三是推进教育共建,华中农业大学、武昌首义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下沉市县开办新校区,武汉市职业教育与周边8市相互开放,每年有1万余名都市圈内初中毕业生到武汉市就读中职学校、享受同等待遇。四是推进环境共治,健全都市圈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机制,推动长江、汉江、梁子湖等重要流域系统治理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五是推进政务共通,“武汉都市圈通办综合窗口”启用,106项涉及住房公积金、民政、医保等领域的高频事项实现跨市通办。

 

 

典型做法之6:西安都市圈同城化轮廓初现

 

陕西省认真落实《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和经国务院同意印发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把培育发展西安都市圈作为增强西安市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一)推动西咸一体化发展。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和咸阳市主城区同城化建设,带动都市圈同城化发展,印发《关于西安市全面代管西咸新区的指导意见》,调整优化西咸新区管辖范围,全面理顺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加强西安市、咸阳市和西咸新区发展统筹,印发产业布局优化、创新驱动、国土空间、交通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事业发展等同城化发展方面的规划。

 

(二)共同打造创新平台。发挥西安都市圈科教资源优势,加快“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建设,围绕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构建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科技创新系统大平台,组建12家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创新联合体,45个科创项目完成转化并注册公司,投资450亿元的320个项目开工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签约48项。发挥西部科技创新港总窗口作用,引导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构建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多元支撑的协同创新共同体。

 

(三)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加快推进,全货运航线增至37条。2021年1—7月,航空货邮吞吐量增长35%,增速列全国十大枢纽机场第一位。西延高铁和西康高铁开工建设,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项目有序推进,“三环十二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加速形成。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建设,2021年1—7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2295列、同比增长20%。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相关新闻
  • 搜狐旅游网--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隆重召开
  • 2017-08-23
  • “一带一路”战略让中国走向世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领中国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领涨中国科技金融版块,当前,如何大手笔绘就“粤港澳大湾区”盛世蓝图? 如何前瞻性地实施“双创”构想助推中国经济   8月9日,“2017创响中国 深圳站”《双创经济与中国新一轮增长》深圳湾论坛和2017深圳湾双创成果展,在深圳湾创业广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和双创成果展系列活动由深圳湾论坛发起并联合深圳湾科技、深港产学研基地承办,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曹和平教授、北京大学何进博士受邀参会。